常德军 院长
山东泰山文化和旅游规划院院长,兼任山东省旅游业商会副会长、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副秘书长、山东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孔子学会理事。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山东省工程咨询院评审专家、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评审专家、济南市文旅智库专家、济南大学客座教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合作导师、山东女子学院理事。1988年分配到山东省旅游局工作,曾任山东旅游公司总经理,山东省旅行社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港中旅(济南)旅游公司总经理、山东交运旅游集团总经理。长期从事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澳大利亚等地的入境旅游外联推广工作,精心策划设计了一系列深受海内外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主要产品有“齐鲁山水圣人游”、“山东民俗风情游”、“山东黄金海岸游”、“山东春季赏花之旅”、“山东金秋采摘之旅”、“山东儒家文化修学游”、“邹城大丈夫养生之旅”、“齐鲁美食之旅”、“品茶赏泉诗话泉城”、“青岛啤酒狂欢之旅”、“黄河入海奇观之旅”、“昌乐寻宝之旅”、以及“月是泰山明中秋赏月”、“烟台葡萄美酒赏明月”、“山东农家春节过大年”、“潍坊风筝放飞”等活动等。精心策划并接待了“香港小姐山东行”、“蔡澜齐鲁美食之旅”、“新加坡林益民美食之旅”、“华夏园丁大联欢”、“邵逸夫泰山之行”等团队活动。其中,以观赏青岛樱花、肥城桃花、泰山迎春花、菏泽牡丹花为重点的“山东春季赏花游”在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市场上十几年畅销不衰。
近年来,常德军院长潜心于旅游规划和策划设计工作,成功策划了齐鲁八号风情路、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游公路、潍坊齐鲁天路自驾游公路、东明黄河旅游风情带、东营黄河入海风情带、潍坊渤海湾最美风景廊道、青岛千里海岸观光廊道、泰山•黄河大汶河风情廊道等多条旅游风情带;创意规划了诸城桃林文昌河谷生态茶园景区、济南明府城国际旅游标志区、平邑郑城金银花旅游小镇、单县林台古镇、柘沟陶艺小镇、桃墟田园综合体、商河林海万花部落、昆嵛山旅游度假区、威海十八湾旅游度假区、济南浆水泉旅游度假区等几十个标志项目;精心设计了曲阜书院村、平阴书院泉村、临朐隐士村、鄄城刘大楼村、东明老君堂等几十个古村旅游精品项目;创意设计了“爱在威海”四季旅游产品、威海细分市场品牌产品、“诗画生活”潍坊四季产品、“学在邹鲁”孟子研学产品;主持研究了《文化济南》《黄河高质量发展》《济南市夜经济发展研究》《历下旅游精品化发展路径研究》《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报告》《“泉城济南”国际旅游目的地研究》《威海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等几十项专业课题。主持制订了《旅游产品设计标准》《邹鲁研学联盟基地建设标准》《邹鲁研学联盟服务标准》《泉城人家服务标准》等行业标准。
为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文化厅、省农业厅及各级旅游部门的培训班授课近百场。撰写了《新时代新需求新生活》《休闲农业贵在创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意原点与创意路径》《走六合之旅建和乐家园》《创意的原点与文化创新》《文化创意与旅游经济》《以旅载文以文促旅》《目的地品牌打造路径探析》《工业旅游精心设计方成其大》《黄河文化旅游是济南通达世界的新名片》《文旅融合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发展》《儒家文化的价值与中韩交流》《“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背景下的文旅农融合发展模式》《后疫情时代旅游景区提升的路径方法》《新时代背景下淄博文旅提档升级路径》《新时代潍坊文化双创和文旅项目策划》《新时代背景下菏泽旅游》等几十篇专题文章。
创建了以儒家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泰山和居”民宿项目。组织发起了“泰山品茗会”论坛活动,为山东旅游业界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经验交流、凝聚智慧的平台。组织成立了国学课堂——“诗礼堂”,培育一批热爱国学和儒家文化的志愿者。研发了以传承和体验儒家思想为主题的“儒风田园”、“儒风家园”、“儒风小镇”等齐鲁乡村振兴新模式,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六合”模式,系统设计了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