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唏嘘,一年又至。回顾2024年,文旅行业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酒店业喊着消费降级不挣钱,景区喊着行业内卷不好干,而携程、同程等OTA平台却挣的盆满钵满,让我们不禁思考:文旅行业到底怎么啦?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2024年文旅行业发生的哪些热点,为新一年文旅产业布局提供些许思路。
今年5月,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召开。这次会议意义非凡,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会上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一时成为热词,是对过去中国旅游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旅游业发展给予的期望,让旅游从业者们对未来旅游业发展充分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明确旅游发展要坚持三个原则、统筹五对关系、落实五项任务、实现一个目标。三个原则即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五对关系为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五项任务是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一个目标即建设旅游强国。这也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质生产力”在2023年9月首次提出,2024年3月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围绕“新质生产力”的讨论和研究迅速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
在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表现为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体验、优化旅游服务、创新旅游产品和营销模式等。其特点包括高科技含量、高效能、高质量以及创新性等。在科学技术进步、人民消费需求升级、“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的特点。
所谓多元化,一是指产品与服务创新。旅游新质生产力将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旅游产品将更加注重体验和互动,如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旅游体验。二是指旅游业态多样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旅游业将涌现出更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例如,共享旅游、智慧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以及低空经济等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业态和新模式将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旅游业的整体附加值和竞争力。
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技术革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在旅游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游客需求的精准预测和个性化推荐;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旅游市场的精准分析和营销策略的优化。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满意度。二是指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旅游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旅游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智慧旅游还可以推动旅游服务的便捷化和个性化,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所谓绿色化,一是指生态旅游。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趋势。通过推广生态旅游产品,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将更加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发展。二是指绿色技术应用。旅游业将更加注重绿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通过采用清洁能源、节能设备等手段,降低旅游业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同时,通过推广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发展。
所谓融合化,一是指产业融合。旅游业将更加注重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发展。通过与文化、农业、体育、工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产业融合将带来更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指区域合作。旅游业将更加注重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通过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合作和交流,推动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区域合作将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跟着xx去旅行”这种新型旅游方式今年又玩出了许多新花样。今年最火的莫过于今年8月份上服的《黑神话:悟空》,游戏中的场景吸引了大量玩家实地探访,一场“跟着悟空去旅游”的旅游新玩法,极大地提升了游戏取景地景区的知名度和游客量,让拥有27处取景地的山西赚足了流量。
图片来源:山西文化和旅游厅
贵州村超的火爆让“跟着赛事去旅行”引发赛事热潮,今年各地纷纷举办各类体育赛事,马拉松可能是参与人数最多,氛围和体验感最好的一项赛事了,既是一项大众体育运动,又是一场城市狂欢。青岛马拉松,吸引了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万人报名参赛,其中67%的选手来自外地。
还有各类影视剧综带火了一座又一座城市,从年初热播剧《繁花》带火上海黄河路和排骨年糕,到今夏《我的阿勒泰》让新疆旅游迎来一波爆发。而且随着微短剧成为网络视听产业快速崛起的一股新兴力量,“跟着短剧去旅游”成为一种新风尚。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截止12月5日“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已发布162部推荐剧目。
此外,今年还有“跟着演出去旅游”“跟着课本去旅游”……这也表明文旅+产业融合越来越深入,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旅游场景,面对着无数的诱惑,游客们的选择越来越多。
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的实施,今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热度快速升温。从“City不City”成为网络热梗,到“China Travel(中国游)”海外社交媒体走红。越来越多外国人到中国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美食文化的魅力。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尤其是今年以来,适用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华外国人数量同比上升132.9%。
自2024年12月17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出入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符合条件的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24个省(区、市)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这无疑为中国入境游又打了一剂强心针!入境旅游不仅能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更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相信2025年入境游将更加火热。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所谓“奔县旅游”,指的是去一些不以旅游闻名的小县城旅游。旅游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的“奔县游”带动县域旅游日均订单同比增长40%,增速最高的前10个县域目的地同比增速均超过4倍。
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从吉林延吉到云南大理,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中心城镇和发达地区重点乡村等下沉市场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相比于“人挤人”的一二线旅游目的地,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客流量小、景色环境美、区域特色明显,更适合度假休闲。
我国地域广阔,有2844个县级行政区,每个地方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也蕴藏着无限的经济潜力。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超过66%的个人消费增长将来自下沉市场。下沉市场已成为拉动国内消费增长的“新蓝海”。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这一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标志着低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民用航空局表示,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2023年已突破5千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7.60%,该产业当前处于蓝海市场。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在低空经济领域谋划、布局,目前全国已经有30多个省份,100多个城市专门发布200多部关于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政策性文件。
低空旅游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刺激的体验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2024年各文旅企业积极推动文旅行业与低空经济相结合,如山东蒙山的滑翔伞体验项目,让游客从高空俯瞰美景;北京延庆区酒店推出直升机接送体验活动,增加酒店入住率;黄山风景区推出了“空中游览”项目,游客可以乘坐直升机从空中俯瞰景区的美景。可以说低空经济已经为旅游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朝闻天下》
流量经济是一种以规模和数量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经济模式。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流量经济”应运而成。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份,包括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微博在内的新媒体平台全网去重活跃用户规模及渗透率分别达到10.71亿、85.7%。
文旅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以流量为核心的行业,通过新媒体“流量经济”带来持续的游客量,已经成为一种营销推广重要手段。淄博烧烤的出圈、哈尔滨冰雪的火热、天水麻辣烫的走红,新媒体的营销推广、推波助澜功不可没,可以说谁掌握了新媒体“流量经济”密码谁就能发生成为“网红”目的地。
2024年,各地文旅局、景区为了抓住新媒体“流量经济”,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如山东文旅创作“喊麦”神曲《我姓东》;陕西文旅晒出“185消防员”硬核照片;江西文旅安排帅气“锦衣卫”请各地“公主”光临,当然能否“出圈”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但如果不做肯定落伍了。
今年大家都说消费降级,线下商超不好干。根据联商网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1-6月),全国至少有131家商超门店关闭,其中不乏一些行业巨头,如大润发、华润万家、永辉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等。在这样严峻的商业环境下,胖东来却能稳居顶流,成为河南许昌文旅新地标。网友调侃说,胖东来是一个没有淡季的“6A级旅游景区”。
2024年春节三天许昌胖东来的客流量超116万,与11家4A级景区8天的接待量持平;国庆假期,许昌市接待旅游人数约728.9万人,其中胖东来共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外地游客占85%以上。
随着胖东来的火爆出圈,许昌充分挖掘整合周边文旅资源,打造集文化、旅游、商业、体验等于一体的文旅商融合发展新空间,有力推动了许昌市的文旅产业发展、带火了当地旅游消费。可以说胖东来成为文旅商融合发展新典范。
胖东来重视产品质量、注重顾客体验、尊重员工的做法,不仅仅给商超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也给文旅从业者如何激发游客消费提供了一种新理念。
情绪旅游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方式。游客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美丽的风景,更是为了追求内心深处的情感满足。
旅游“一半是风景,一半是心情”。随着Z时代崛起,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欣赏美景,而成为年轻人情绪释放、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从反向旅游到目的地拔草游,从特种兵士旅游到City Walk游,从寺庙游到剧本杀,各种情绪旅游方式层出不穷。
2024年,山东临沂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跟着团长打县城”的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模拟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场景,让游客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战斗过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体验。游客既是参观者,又是演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被赞“情绪价值真的拉满”。此外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玲娜贝儿,这只可爱的小玩偶凭借其与游客的互动和情感联系,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成为了迪士尼品牌的情感象征。秦皇岛孤独图书馆被誉为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孤独”的情绪标签成为文艺青年的向往之地。
图片来源:临沂文化和旅游局
情绪旅游已经成为当下旅游的新风向,不管是旅游项目规划、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营销推广,谁能调动旅游消费者的情绪价值、创造情感共鸣、激发情绪释放,谁就能脱颖而出。
NPC这个词出自游戏,原意是“非玩家角色”,指的是游戏中随机出现的角色,不受玩家控制。他们有的与任务无关,仅为丰富体验,有的可以互动,打开全新剧情。
图片来源:网络
如今NPC成为景区文旅体验新亮点。年初开封万岁山武侠城的“王婆说媒”节目火爆全网,“王婆”这个《水浒传》中人物NPC角色扮演成为了一个亮点,被网友调侃为河南硬核《非诚勿扰》。此外还有清明上河月的“小乞丐”引发游客共鸣,长春市动植物公园的“雪饼猴”获得了众多游客的喜爱,横店影视城的“武大郎”深入人心,大唐不夜城的“李白”跟游客吟诗对赋……
NPC走红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是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游客更深入的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同时NPC角色还可以与游客进行互动,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性、趣味性;另一方面相比于大场景、大制作的演艺,NPC仅需要1个人或者几个人,成本更低,尤其对于一些没有资金制作大演艺的景区,NPC角色扮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