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旅游规划聚焦:一个核心、两大关键、八大重点

泰山规划院
2024-10-12
图片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不断迭代升级,呈现国潮国风兴起、下沉市场受到追捧、旅居度假渐成时尚、数字旅游如火如荼、“旅游+”跨界融合深度蔓延、新媒体旅游营销异军突起、夜间旅游方兴未艾、入境旅游快速升温等发展趋势,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大众需求。

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十五五”(2026-2030年)是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十五五”旅游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各省市已经开始陆续启动“十五五”旅游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本文将深度剖析“十五五”旅游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发展模式以及做好“十五五”旅游规划应把握的基本理念、重要路径和主要方法。


一、紧抓“一个”核心: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在2023年9月首次提出,2024年3月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曾表示,要发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和任务分解,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重点。旅游业作为新兴战略支柱产业,“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毋容置疑成为“十五五”旅游规划的关键。

图片
什么是“旅游新质产生力”?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在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表现为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体验、优化旅游服务、创新旅游产品和营销模式等。其特点包括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以及创新性等。在科学技术进步、人民消费需求升级、“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的特点。
所谓多元化,一是指产品与服务创新。旅游新质生产力将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旅游产品将更加注重体验和互动,如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旅游体验。二是指旅游业态多样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旅游业将涌现出更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例如,共享旅游、智慧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以及低空经济等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业态和新模式将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旅游业的整体附加值和竞争力。
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技术革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在旅游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游客需求的精准预测和个性化推荐;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旅游市场的精准分析和营销策略的优化。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满意度。二是指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旅游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旅游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智慧旅游还可以推动旅游服务的便捷化和个性化,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所谓绿色化,一是指生态旅游。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趋势。通过推广生态旅游产品,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将更加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发展。二是指绿色技术应用。旅游业将更加注重绿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通过采用清洁能源、节能设备等手段,降低旅游业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同时,通过推广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发展。
所谓融合化,一是指产业融合。旅游业将更加注重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发展。通过与文化、农业、体育、工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产业融合将带来更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指区域合作。旅游业将更加注重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通过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合作和交流,推动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区域合作将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新质生产力旨在推动旅游业从传统的高能耗、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向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改变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促进旅游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的先进生产力。通过深化旅游产业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旅游产业链优化升级;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模式,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产业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持续跃升,让旅游新质生产力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统计分析,中国已经进入全民休闲度假时代。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全民休闲度假时代的总体要求。“高质量发展”就政府层面来讲主要在于做好“十五五”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和规划,包括旅游消费水平、旅游产品类型、旅游产品品质、旅游服务水平、行业综合贡献度、行业融合能力、区域一体化程度、空间布局形态、旅游要素效能、旅游品牌影响力等十个方面,将旅游高质量发展内容具体化、标准化、规范化、实践化。锚定发展目标、圈定发展重点、制订好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首先重点做好国内市场营销推广工作,同时紧盯入境市场发展动态,切实做好入境旅游宣传招徕和接待服务。其次针对新时代市场消费变化,做好旅游产业全域融合发展工作,推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引导推动主题要素转型升级、产业业态多元优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品牌营销活动创意策划及地面接待服务优化提升。
就旅游企业层面来讲,应从确定性开始,把握好周期性和线性变化趋势,洞察先机、由内到外主动改变,围绕“都市目的地游、文化体验游、乡村度假游、健康养生游、家庭快乐游及自驾主题游”六大消费形态, 重新规划商业模式、优化丰富旅游产品、提档升级服务手段和服务水平。跳出目前的问题和困境,重新定义新时代旅游服务商的使命责任,通过人才、品牌、产品、服务四大路径,积极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借助数字化、智能化、元宇宙技术,在“信任、共享、合作”的理念下开启中国旅游服务新时代。

图片

图片



二、把握“两大”关键: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和激发旅游消费需求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供给端和需求端是失衡错配的,这也是各地普遍存在的情况。一方面需求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认知水平提升,旅游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体验化、品质化,因为一顿烧烤、一条路、一场演唱会或是一场村超比赛等而远赴一个目的地成为近年来的旅游新潮流。另一方面供给端,还存在观光产品多、产品同质化、存量项目运营质量不高等问题,全国数千条玻璃栈道、数百个不夜城项目,多为模仿抄袭项目。显然旅游市场供给端远落后于旅游市场需求端。这就需要“十五五”旅游规划中着力解决旅游市场供需错配的矛盾,一手抓供给,一手抓需求,让需求引领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实现旅游市场供需平衡发展。



优化旅游产品供给

优化旅游产品供给,首先要研究透当下旅游消费需求以及未来五年消费需求变化。总的来看,一是多元化与个性化。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游,而是更倾向于选择深度体验、有特色的高品质旅游产品,如避暑游、文化游、亲子游、自驾游、房车游、度假游、养生游、旅居游等。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定制专属的旅游线路和活动,享受独特的旅游体验。二是注重文化体验与情感共鸣。当下及未来,游客将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如参观博物馆、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类演艺活动、节庆活动等。希望通过旅游了解目的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更注重情感上的共鸣和社交需求的满足。希望通过旅游结识新朋友,分享旅游体验,形成情感上的联系和共鸣。三是追求高品质与便捷性。新时代的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倾向于选择高品质、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高端酒店、高级导游、特色餐饮、定制化旅游线路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便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旅游信息、预订旅游产品,并在旅游过程中享受便捷的服务。四是科技应用与智能化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游客更加倾向于使用数字化服务进行旅游预订、信息查询和支付等,数字化服务不仅提高了旅游预订的便捷性,还提供了更丰富的旅游信息和选择。智能化服务成为新时代旅游消费的重要特征。智能化服务不仅提高了旅游体验的便捷性,还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五是绿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游客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渐增强,更倾向于选择低碳、环保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游客希望旅游产品和服务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优化旅游产品供给,首先要开发好新产品。结合当地文化、历史、自然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康养旅游、研学旅游、智慧旅游、冰雪旅游、生态旅游、度假旅游、旅居旅游等。其次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体验价值,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吸引力。再者要创新呈现方式,借助数字化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创新旅游产品的呈现方式,提升游客的沉浸感和体验感。同时,加强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切实做好精准营销规划。根据游客需求,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进一步优化要素服务,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导游等方面的服务。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提升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推动旅游新业态培育与发展,通过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旅游融合、体旅融合、农旅融合等多元融合,拓展旅游业的边界和内涵。通过培育新型业态,如夜间旅游、文博旅游、微度假、低空旅游等新型业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品牌培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优化旅游产品供给一方面要对原有的旅游产品进行提档升级,基础设施更新、旅游业态迭代;另一方面要做好“创新”工作,开发新空间、创造新玩法、植入新内容、发展新业态、拓展新模式。


激发旅游消费需求

针对目前消费需求疲软、消费降级的局面,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激发旅游消费需求,重点要关注好当今及未来五年的消费热点。

图片

01


旅居度假渐成时尚

随着衣食住行时代的过去,文旅康养成为新时代消费主流。旅居度假作为旅游休闲、居住体验、康体养生等新休憩模式,正是文旅康养新消费模式的典型代表。旅居度假意在追求诗与远方生活,在不同的季节,去不同的地方,赏不同的风景,品不同的风情,体验不同的文化,感悟异样的人生。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旅游,旅居度假更在意慢旅游、深体验、精消费,享受自由的出行方式、惬意游乐空间、优美的山水景物、多样的文化风采、亦或自在的交友体验。旅居度假很在乎生态环境良好、居住条件舒适、美食体验多样、配套设施完善、软性服务贴心、游乐购样样舒心。旅居度假不限于度假区,和美乡村、古风小镇、时尚都市、幽静森林、生态农场、天境海滨、神秘海岛都可能成为优先选择,关键在于在地生活的特色性、舒适性、安全性,尤其是当地居民友善包容性。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旅居度假是新时代中国人的新追求、新选择,由此也带来了文化旅游消费的迭代升级,成为新时代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02


研学旅游加速迭代

研学旅游是寓教于游的教学新形式,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实践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学活动,重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据统计,我国0-14岁适龄学生人口达2.53亿,每年研学旅游市场规模高达千亿,旅行社、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互联网企业等相关主体纷纷涉足研学旅游市场。自2016年开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研学旅游,出台多项政策,并相继发布研学旅行目的地和示范基地名单。研学旅游也从最初的1.0、到后来的2.0、3.0时代,发展到现在4.0时代。4.0研学旅游表现在政府指导规范化、标准化,市场运作专业化、品牌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精致化,课程设置特色化、体验化,接待服务精细化、科学化。在教育领域深化改革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立足研学旅游的初心使命和核心价值,研学旅游将在政府及行业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多方努力,多策并举走出一条更加规范有序、专业高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图片

04


City Walk方兴未艾

City Walk是都市旅游或都市度假的先导和开端。不论是繁华热闹的大都市,还是各具特色的二三四线中小城市,City walk旅游方式都相继火爆出圈。City walk旅游主要指城市行走或城市漫步,是一种城市慢旅游方式,是指在专业讲述员的带领下,有计划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巷之中;也泛指以行走、骑行的方式在城市中漫游,围绕街道,亲自丈量城市,倾听着城市的故事,感受着城市的脉搏,如同品一壶老酒,听一曲老歌。City Walk不只是追求简简单单地品尝,也不仅是漫无目的地溜达,而是在探寻城市的过程中,融入每个参与者自身阅历、爱好、价值观的思考,阅读城市生命历程、领悟人生曲折跌宕。City Walk是旅游消费升级的具体表现,是内心渴求精神满足感的现实表达,是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回归。City Walk旅游给文旅行业的升级换代创造了契机,让我们认识到埋藏在城市角角落落的文明符号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唤醒了当地居民对历史遗迹的重新记忆,重塑起我们对过往的辉煌和文明延续的信心与勇气。City Walk让我们走进尘封在城市中的人生与事物,重新感受那激扬澎湃、青春活力、诗情画意、悲欢离合,亦或光鲜靓丽、雄伟壮观、声势浩大、摧古拉朽的情感和场景。City Walk 是旅游体验,也是时尚生活,代表着时代进步,更预示着旅游需求迭代升级。

04


会奖旅游加速发展

会奖旅游,是一个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的重要反映,已经成为全球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会奖旅游,即会展及奖励旅游,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会议(Meeting)、奖励旅游(Incentive)、大会(Convention)、展览(Exhibition),国际上简称为MICE。会议奖励旅游以规模大、时间长、档次高和利润丰厚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高端旅游市场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全球每年大约有350万人进行会奖旅游。MICE旅游呈现数字化、特色化、主题化、品牌化、国际化等五大发展趋势,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新亮点。中国MICE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且发展迅猛,一是技术持续引领MICE产业变局,尤其是会议、展会的线上线下结合发展,数字化运营逐步渗透。二是注重“走出去”,中国企业出海力度加大,客户的跨境MICE旅游需求上升,考验从业者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服务交付能力。三是服务特色化需求强烈,MICE活动的策划者不仅需要深挖目的地的文化资源,也要深入了解客户的企业文化,将当地主题性的优势资源与企业MICE活动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独特体验。MICE旅游产业发展不仅关乎中国旅游发展规模速度,更代表中国旅游发展的深度和高度,将成为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也是参与世界旅游竞争的新方向。

图片

05


数字文旅高效赋能

数字文旅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提升和改造传统的旅游产业,从而使其更加高效、便捷和具有吸引力。数字文旅包括了旅游目的地的数字化建设、旅游服务的数字化升级、旅游营销的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数字旅游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内,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数字文旅重点应用领域有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典型案例有《红楼·幻境》数字展、虚拟现实舞蹈《十二生肖·卯兔邀月》、《风起洛阳》虚拟现实全感剧场等。

数字文旅的核心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管理和运营旅游资源。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在出发前就体验到目的地的真实场景,从而更好地规划行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旅游从业者可以更加精准地推荐旅游产品,提高游客满意度。

数字文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AR和VR技术,游客可以在游览前或者游览中体验到更加丰富的景区信息,包括景点的虚拟展示、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等。二是智能化导览,通过GPS定位、智能语音导览等技术,游客可以在景区内方便地获取实时的导览信息,包括景点的介绍、设施的使用等。三是互动体验,数字文旅可以提供各种互动体验项目,如VR游戏、AR互动、触摸屏互动等,让游客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景区中,与景区产生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四是个性化推荐,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文旅可以分析游客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服务,包括景点、餐饮、住宿等。五是线上线下结合,数字文旅需要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旅游资源,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分布式数字资源库。游客可以在线上查询和预订旅游产品,线下享受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06


赛事旅游异军突起

赛事旅游是一种以参与或观看体育赛事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随着体育赛事的全球化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赛事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赛事旅游可以增强体育文化体验,游客可以亲身参与或观看世界级的体育赛事,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激情,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文化和传统。赛事旅游有效促进旅游目的地发展。赛事旅游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和观众来到举办地,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建设。赛事旅游有助提高旅游品牌形象。大型体育赛事往往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对于举办城市或国家的品牌形象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赛事旅游为游客提供丰富旅游体验。赛事旅游可以与其他旅游活动相结合,如游览名胜古迹、品尝当地美食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旅游体验。

依托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展示当地旅游资源,丰富赛事旅游体验,“体育赛事+”成为助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将持续火爆。体育赛事从年初火到年尾,贵州的“村BA”、“村超”、2023年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2023粤港澳大湾区铁人三项赛、第八届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各地的马拉松……精彩的赛事活动激发了人们“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热情,体育赛事旅游逐渐成为新风尚。发展体育赛事旅游,需要做好长远规划,服务项目连贯,融合形成旅游产业链。注重新业态IP保护,强化技术要素支撑,注重体育赛事氛围构建,这是“保鲜”的重要条件。各地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推动体育和文旅深度融合,积极助推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通过将体育赛事和旅游景点结合,打造颇具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如“赛事+观光”“赛事+体验”“赛事+度假”等,吸引游客消费。体育赛事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旅游业解决淡季客流量少等问题,创造较大的附加价值。

图片

贵州“村超”国际友谊赛现场(央广网受访者供图)

07


影视剧综火遍神州

电影、电视、综艺(以下简称影视剧综)在旅游目的地的运用,成为当前文旅融合发展中最有效、最快速引爆的结构。热播剧《狂飙》带火了“京海市”,从而取景地江门被大众熟知,成为一时的旅游特点城市。《去有风的地方》被称为“云南旅游宣传片”。发展影视剧综旅游的前提是与正在热播或曾经热播仍然是话题的影视剧综产生密切关联。这既需要前期有影视剧综的发展基础,同时又考验在地关联方的敏锐洞察力和运营能力,因为影视剧综火热正当时,当地置若罔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影视剧综+旅游”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介入+场景设计+实地拍摄+植入宣传+线路品推”。通过影视剧综讲好城市故事,把情融入景,把史刻入景,把文化载入景,让内容和文化实现双向奔赴。借力影视剧综IP为游客提供城市文旅更加故事化、沉浸式的娱乐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影视作品意境氛围之中,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交互感与体验感,也为城市文旅营造富于叙事性、交互性、体验感的新场景、新消费、新业态。

08


入境旅游备受关注

入境旅游对于中国旅游发展意义重大,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入境旅游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对于平衡我国国际收支、稳定人民币汇率、增加国家财富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入境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旅游服务、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入境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入境旅游发展将有效展示我国旅游资源和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国际友人对我国的认同感和好感度。三是入境旅游推动文化交流。入境旅游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优质载体,可以推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融。入境旅游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四是入境旅游有利于增进民间友谊。入境旅游是搭建民间友好交往的桥梁,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和民间友谊。五是入境旅游助力国内旅游发展。入境旅游的发展促进国内旅游的升级和转型。随着外国游客的增多,国内旅游业将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水平,推动国内旅游业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在新的发展阶段,入境旅游是反脱钩、反围剿背景下的人民外交,是构建中国现代化强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稳定器。入境旅游发展可以产生巨大的开放效应,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

目前我国入境旅游还存在包括签证便利化水平不高、国际航班的通达度不够,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旅游服务国际化程度低,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旅游市场监管不力,旅游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推进入境旅游的发展,对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发展意义。

国家高度重视入境旅游工作。文化和旅游部正在积极出台“入境旅游促进计划”,为入境旅游者提供更多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更好的便利化服务。一是优化签证政策,进一步简化签证手续,提高签证办理效率,为外国   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入境条件。二是增加直航航班,鼓励航空公司增加国际直航航班,特别是增加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航班频次,提高国内外游客的出行便利性。同时,优化航线布局,提高航空网络的覆盖面和连通性。三是提升旅游产品品质,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和管理,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服务。四是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加大对中国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中国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五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六是创新旅游合作模式,探索新的旅游合作模式,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鼓励国内旅游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图片

外国人在中国旅游、消费,解锁多样化玩法。(新华社图库/图)
图片


三、关注八大重点    



1.深入挖掘在地文化 形成区域特色IP

近年来国潮国风兴起,这背后是国民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对于旅游产业来说,文化就是灵魂。尤其是当各地竞相发展旅游、项目同质化的时候,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看山看水都看倦了,只有在地文化才是独一无二、难以复制的。“十五五”期间,需要不断挖掘当地文化底蕴,塑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IP,做好文化“两创”工作,植入到旅游空间中,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才能不断创造更多的旅游消费场景。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资源禀赋好、文化特色鲜明的县域、乡村等下沉市场,或能成为拉动当地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图片

图源:大唐不夜城官方



2.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积极发展夜间旅游

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的出圈,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走红,音乐节、演唱会的推崇,村超、村BA的火爆,黑悟空的崛起……“文旅+”跨界融合业态玩出越来越多的新花样。展望“十五五”,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工作仍是重中之重,包括“旅游+体育”“旅游+交通”“旅游+农业”“旅游+研学”“旅游+美食”“旅游+演艺”“旅游+非遗”“旅游+游戏”“旅游+康养”“旅游+工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可以说是“旅游+”百业。只有做好文旅跨界融合文章,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玩法、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才能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要积极发展夜间旅、挖掘夜间消费新动能,构建夜秀、夜游、夜食、夜购、夜娱、夜宿等业态体系,撬动旅游夜间经济,有效地将旅游“流量”转化为“留量”,带动住宿、餐饮、夜间休闲娱乐等相关业态发展。

图片

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



3.加快数字文旅发展 赋能行业新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多次提到数字文旅,如“促进虚拟现实(VR)体验等文娱业态场景创新”“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等。加大数字文旅建设必将是“十五五”旅游规划重点考虑的。

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到旅游行业,不仅能提高游客服务体验、提高市场管理效能,更能开发出更多的应用场景。通过GPS定位、智能语音导览等技术,游客可以在景区内方便地获取实时的导览信息、景点介绍、设施使用等信息。通过智慧文旅平台,政府机构可以搜集游客的数据信息、掌握市场主体的经营情况、景区景点的人流情况。通过线上旅行商平台可以清晰地描绘游客画像,分析游客的兴趣和需求,进而精准地推荐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和产品。通过VR和AR技术的应用,可以打造更多元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比如Teamlab数字艺术展览、VR元宇宙主题街区、VR元宇宙主题街区、《风起洛阳》虚拟现实全感剧场等。

图片

图片来源:AR绘制




4.盘活存量项目 精准开发增量项目

发展旅游当然离不开项目,但是建设项目切莫盲目跟风、搞形象工程。近年来,个别地方由于定位不准、投资中断、违规用地、后期运营跟不上等问题,存在一些烂尾、倒闭项目,如“顶级童话神话乐园”“世界上唯一的帝王文化区”等项目。旅游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成本回收慢,一旦项目烂尾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更存在诸多隐患。

“十五五”期间,一方面要盘活存量项目,另一方面精准开发增量项目。针对闲置旅游项目,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根据项目情况分类采取盘活措施,用好各类财政、金融、投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盘活存量旅游项目与存量旅游资产。对于已经停摆或烂尾的文旅项目进行调查和梳理,筛选出具备一定盘活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源重新定位、引入新的投资主体、专业的运营团队等多种方式盘活存量项目。开发新的文旅项目一定要精准定位、量力而行,摆脱“规划不管建设,建设不管运营”的传统供给模式,以运营前置的思维推进项目从招商、规划、建设到落地运营全过程开发。同时充分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利用城市中老旧建筑、工业遗存、文化遗产、街区、公园等开发文旅项目,既能盘活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又能彰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对于一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馆、文化馆、书店等公共文化空间也可以用来发展旅游,打造主客共享新空间,小投资也能取得大效益、低成本也会有人气。


图片

首钢老工业区(北区)更新项目。图片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5.打造鲜明文旅品牌 加大新媒体营销推广

现在年轻人消费更注重情绪价值,旅游“一半是风景,一半是心情”,谁能调动情绪价值、创造情感共鸣、激发情绪释放,谁就掌握了文旅营销的流量密码。

旅游在从“产品营销”迭代为“品牌营销”,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会使旅游目的地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绝对优势。威海从“走遍四海 还是威海”到“幸福城市 精致威海”再到“千里山海 自在威海”,河南从“老家河南”到“一个都说中的地方”再到“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通过文旅品牌的不断升级更迭,持续放大地方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十五五”期间,紧盯市场需求,打造“有故事、有内涵、有特色、有服务”的文旅品牌是文旅营销成功的关键。

在营销推广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文旅宣传推广主阵地。比如淄博烧烤的出圈、哈尔滨冰雪的火热、天水麻辣烫的走红,新媒体的营销推广、推波助澜功不可没。“十五五”期间,文旅营销新媒体推广是一定要做的。当然能否“出圈”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但如果不做一定落伍了。

此外,还需要加强海外市场营销推广,扩大入境旅游市场;开发特色化、品质化的旅游线路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积极组织各类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需求。


图片

豆包AI绘图



6.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提升游客体验感

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品质,也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交通方面着力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提高快进交通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的通达性,增设旅游巴士、观光车、低空飞行、游船、游艇等特色慢游交通,建设标识系统、服务驿站、自驾营地、观景台等交通服务设施,满足自驾游客的体验需求。
住宿重点在品质化、特色化上下功夫。无论是星级酒店、度假酒店还是青年旅馆、乡村民宿,舒适、干净、卫生是第一位的,如果能与当地特色结合,更能吸引游客。对于餐饮,游客更喜欢品尝地方特色风味、品味当地饮食文化,也可以创新餐饮形式,如主题餐厅、户外野餐、互动式烹饪体验等。
优化导引标识考虑设立多语种标识牌,尤其是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购物店、旅游酒店等游客经常去的地方,多语种的引导标识非常必要,切实为中外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图片

树立在三亚市凤凰路路旁的中英俄三语旅游标识牌。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7.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增加文旅产业附加值

“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传统旅游盈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目前旅游消费呈现体验化、悦己化及理性化等特点,这就需要提供更多有内容、有温度、有人情味的服务体验,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但在“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的大文旅时代,各类经营主体蜂拥而进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基层旅游服务人员,缺少系统化的培训,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十五五”期间,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不仅可以增加文旅产业附加值,更是提升地方文旅品牌形象的重要举措。除了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基层旅游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包括服务礼仪、地方文化知识、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还要引导旅行社转型升级,摆脱传统靠资源垄断赚差价的盈利模式,不断开发定制游、主题游、深度游、亲子游、研学游等多样化产品,提升导游、领队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服务。更要联合政府和行业协会对旅游市场加强监管,制定并执行高标准的服务质量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低价恶性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图片

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讲解员、演职人员展示苗族文化。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图



8.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释放更多市场活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力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推动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也需要调整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能够带动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相关领域的共同发展,而且随着“旅游+”产业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产业与旅游业关联起来,这增加了政府机构对旅游行业的管理的难度,这就需要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
一是解决旅游产业交叉分割管理问题,通过设立或优化旅游融合发展专门机构,整合文化、旅游、自然资源、住建等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壁垒,提高决策效率,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二是解决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的问题对于一些缺乏市场活力的传统旅游景区管委会推动“三权分置”改革,形成由行政体系、市场激励和政策约束协调的现代化运行模式。三是破解景区外溢效应和投资收益不匹配的问题,建立多方利益共同参与的生产网络,通过公私合营、特许经营等形式,共同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形成优势互补。四是破解旅行社经营困局,加大市场开放力度。旅行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纽带和龙头,旅行社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营销推广、旅行组织服务、旅游接待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海外旅行社参与中国旅游服务,让中外旅行社在市场竞争中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升;其次是放开旅行社特许经营权,让旅行社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提升服务能力和经营能力;第三鼓励国内旅行社走出去,参与世界旅游服务,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壮大自身实力,放大中国服务能量,增强中国旅游服务的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图片



院长简历

图片

常德军,文化学人、资深旅游专家

现任:

山东泰山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山东泰山文化和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

山东省旅游业商会副会长

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副秘书长

曾任:

山东省旅游公司总经理

山东省旅行社协会副会长、秘书长

港中旅(济南)旅游公司总经理

山东交运旅游集团总经理



泰山规划

山东泰山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泰山规划集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集团坚持“行有所止、为有所成”的原则,深入研究和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以“规划诗意生活、创造美好未来”为使命,以文化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不断纵向、横向拓展产业链,纵向从文化旅游规划逐步向城乡规划、景观设计、市政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拓展,横向逐步形成“研究-策划-规划-设计-运营“文旅全产业链服务格局。致力于打造成站在世界巅峰、根植于齐鲁文化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商。

图片


六大核心业务

1. 研究咨询:专家咨询服务、课题研究、调研报告、专题培训、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验收、星级创建、产业白皮书;

2.创意策划:项目策划、品牌策划、产品策划、活动策划、营销策划;

3.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全域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振兴规划;

4.专项规划:古城旅游、旅游景区、休闲街区、特色园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工业旅游、红色旅游;

5.主题民宿设计:国潮儒风、山地风韵、海草渔家、锦带花香、美式乡野、英伦遗风、日韩潮流、北欧风情;

6.专题设计:主题乐园、露营基地、房车营地、研学营地、劳动基地、拓展基地、垂钓基地、非动力游乐、温泉汤池、无边泳池、乐龄书院、主题体验馆。

图片

备注:转发请标明出处。


分享